开学啦,“神兽”无人接送怎么办?
接送钟点工走俏
9月1日开学之后,平静的小学校门口又开始热闹起来,早上上学、下午放学时,接送的人挤满了校门,其中就包括家人没法接送,家长聘请的接送钟点工。
来自沪上最大家政群——千人家政群的消息:今年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钟点工需求略增,增幅10%左右,收费略涨,即下午3点至6点接送钟点工收费较去年涨了5元/次,每次35~45元。如果接送的学生家与学校路程较远,则另行协商收费。
家长聘请钟点工,两成送八成接
8月底,学校还没有开学,人人家政的来电就多起来了,来电大都集中询问聘请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钟点工情况。来电中,要求送孩子去上学的家庭比较少,约占2成,要求放学后接孩子回家的家庭比较多,约占8成。
“现在,多数家长上班时间较晚,学校上课时间较早,因此,他们大都会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再去单位上班。”人人家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家里有老人的家庭,自然由老人接送孩子。”
洁轮家政在9月1日前一周里,总共接了50多单,每天都有六七户家庭需要聘请钟点工接送孩子。为此,该家政专门安排人手接来电,接待家长,安排接送钟点工等。接受采访的多家家政公司透露,今年接受孩子上下学钟点工的需求量较去年略为增加。
供不应求,家政公司求“外援”
同样,素欣家政这两天忙开了,来聘请钟点工的家庭多数为了接送孩子上下学,而聘请时间大都集中在下午3点至6点。由于需求量较大,一下子难以安排人手,所以,该家政不得不求助于其它家政公司。
据了解,要求接送的大多数是小学低年级(一至三年级)学生,由于这部分学生年龄较小,且车辆较多、路况复杂,即使家离学校较近,家长仍然希望有人接送。
重庆北路小学放学时间在下午3点半左右。下午放学后,家住大沽路上的李同学由钟点工刘阿姨接送回家。其实,李同学的家离学校只有三四百米,但他妈妈仍然不放心,还是聘请刘阿姨帮忙接孩子。
接送钟点工按次收费,“拼单”更实惠
据悉,大多数家政公司接送孩子上下学按次计价,一次按1小时计算,其收费参照平时钟点工收费,目前,平时钟点工收费每小时30—40元,接送上下学学生收费大多数为每次35—45元/次,较平时钟点工收费贵了5元/次,也比去年涨了5元。
该收费包括来回走路时间,以及在校门口等候时间等,即使老师拖课,延迟放学,大多数仍然按双方约定的费用收费。如果家离与学校较远,需要乘坐公交、地铁等,按照所花时间计价,另行协商收费。钟点工来回乘坐公交、地铁费用则由聘请家庭另外支付。
如果2人或3人拼接,收费大约40~60元/次,费用按人数分摊,比如2位学生收费50元/次,则每人每次收费25元。人人家政业务总监高贻艳说:“‘拼单’平摊费用后相对实惠,但要求学生住较近,且在同一所学校同时放学,否则既不方便又费时,至今他们仅接到一单拼接学生。”
接送孩子兼做家务,按市价收费
其实,在9月1日开学之前,部分家庭已经聘请住家保姆或钟点工打扫卫生、烧饭烧菜,包括暑假期间接送孩子学习音乐、舞蹈、绘画等。这部分家庭孩子开学后,仍然要求保姆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费用按原来协商价格收取。
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考虑到开学孩子放学后,父母上班回家晚,家里没人烧饭、烧菜,部分家庭会聘请既接送孩子又做家务保姆,这部分钟点工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小时30~40元收费。聘请接送孩子又做家务的住家保姆,按目前市场价5500~8000元收费。
(来源:新闻晨报微博)
除了接送钟点工,从家政工中还衍生出一些细化的工种,比如陪诊员——
为患者取号、陪同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
职业陪诊员来了,仅会跑腿就够了吗?
8月12日早,陪诊员张娟的手机收到一条消息推送,上面显示有一个8月13日上午的陪诊服务订单。在了解陪诊时间和就诊内容后,张娟点击了申请。
近日,一则90后“职业陪诊员”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走红,引发人们对于这一新兴职业的关注和讨论。老年人、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异地就医等群体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日渐增加,吸引了不少相关从业者参与,有7年护理经验的张娟就是其中之一。
陪人看诊,解人急难
来自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农村的张娟通过在卫校的专业学习取得了护士执业资格证,目前在北京的一家三甲医院从事外科护理工作。2019年6月,张娟在朋友的推荐下通过金牌护士平台开始接单,提供陪诊服务便是她的工作内容之一。
8月12日,确认接单后,张娟与患者李女士取得联系。经过沟通得知,李女士由于脚部骨折,行动不便,需要陪诊人员第二天上门接送,并提供全程的陪诊服务。“这名患者是独居的年轻人,因为第二天是周五,找朋友帮忙的话,对方在工作日也需要请假,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所以就想到了我们的陪诊服务。”张娟说。
由于必须保证8点半能接到患者,且不能错过医院的取号时间,住在北京大兴区的张娟8月13日早上不到6点就出门了。8点20分,张娟抵达李女士家中,并将李女士搀扶下楼,一起打车前往北京朝阳区劲松街道某医院就诊。到了医院,张娟立即在门诊大厅导诊处租用了一个轮椅,方便推着李女士在医院内行动。
在接下来的大部分看病时间里,李女士只需要在轮椅上休息,等着张娟去处理相关业务,包括取号、候诊区候诊、与医生沟通、交钱拿药等。医院内的一系列流程结束,张娟再把轮椅还回导诊处,打车送李女士回家,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左右,陪诊服务才结束。
除了张娟这样的专业人员,提供陪诊服务的还有跑腿小哥。
从安徽阜阳来到北京务工的曹斌辞掉快递员的工作后,专做跑腿代办业务,陪诊服务在一开始就被他列入其中。最近的一份订单是一位姓霍的女士为父母购买的8月17日陪诊服务,“受疫情影响,远在内蒙古的霍女士不方便出门,又不放心老人自己看病,想要熟悉医院情况的人帮忙照看。”曹斌告诉记者,这一单他需要提前去取医生开好的检查单,再带着两位老人去医院进行各项检查。“只是一些常规检查,而且两位老人身体很硬朗,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曹斌把具体的看诊情况反馈给了霍女士,得到了对方的好评,并继续约定了下周的陪诊服务。
完成一次陪诊,需要必备哪些技能?
陪诊服务作为新职业都满足了哪些人的需求?曹斌反映,找自己陪诊的大多是子女为父母下单,“子女们不放心,认为有个人陪着父母去更好。”他告诉记者,年轻人需要陪诊,多是因为手术麻醉或者加强核磁等过程中要求必须有人陪同,而这些“北漂”们一时间难以找到能帮忙的朋友,有的则是不愿意麻烦别人。
接触过不同客户群体的韩海燕目前是金牌护士平台护理部的护士长,她认为陪诊需求的人群除了曹斌说的那两类,还有异地就医人群,“这类群体一般就是奔着知名医院而来,想要找到最好的专家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那么完成一次陪诊服务,需要必备哪些技能?在韩海燕看来,首先要提前规划好陪诊路径,熟悉各大医院的看诊流程,让客户少跑冤枉路。如果是不熟悉的医院,韩海燕则会自己先跑一趟,“要具体到科室的位置,各项检查在哪一层”。此外,沟通和耐心也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捋清当前主诉及病史,耐心地陪伴则会让患者在候诊过程中减少烦躁情绪。“对于老年人群体,我们会提前评估他的基础病情况,在候诊过程中会时刻观察他的面色、心率及其他症状,并引导他去表达自己的疾病感受。”
记者采访发现,从事陪诊服务的人除了专业护士外,还有很多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在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也都可以看到提供陪诊服务的广告:“提供北京陪诊服务,代排队、取药、取报告,半天100元”。甚至还有黄牛也在做陪诊服务,不仅声称可以帮忙挂号,还可以安排接机、住宿一条龙服务。
对此,韩海燕认为,这类从业者能够帮助患者拿东西、确定看诊路径,但在疾病描述、解释专家术语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从而影响到服务体验。专业陪诊则不仅能跑跑腿、帮忙排队,还能起到针对性的指导作用。“有的医院挂号取号比较复杂,有的医院科室分得很细,这就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业护士陪诊,才能帮助患者精准挂号,提高看病效率。”
单量不稳定,行业缺少规范
“90后职业陪诊员”的视频火了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职业,曹斌也感觉到,最近来咨询问价的人在增多。但对他来说,客流量远远不够,单量也并不稳定,“每个月能有10单就不错了”。
同时,陪诊价格浮动随意、收费缺乏统一标准也让曹斌头疼,“一般是半天200元,客户也会各种讨价还价,看着差不多合适就会接单。”曹斌表示,自己住在北京郊区,而医院集中在市中心,路上就要花费两个多小时,还要自己承担交通费用。因此,交通成本成为他决定是否接单的主要因素。
记者了解到,目前陪诊服务在不同城市、不同平台都有各自的收费标准,4小时服务收费在200元~500元之间不等,相对成熟的陪诊平台上会明码标价,通过下单、派单的方式提供服务。然而,由个人提供的陪诊服务价格则只能通过私下协商交易,如何获得双方信任也是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陪诊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情况怎么办?韩海燕所在的平台,会对患者提前做充分的病情评估,“如果遇到重症患者,我们不会单独陪诊,而是建议家属跟随,家属也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把问题放在陪诊服务之前解决,避免事后不必要的纠纷,同时也是保护陪诊从业人员”。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研室副主任陈成表示,对于陪诊过程中突发情况的权利义务认定,仍需基于对服务内容的明确。目前陪诊员没有进入正式的职业目录,因此其服务内容主要取决于双方的约定。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则需根据相关规定来明确发生问题后的相关法律责任,因此职业规范与相关办法亟待完善。
“职业陪诊服务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迎合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对于该行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合法合规的‘底线’,根据不同工作性质,严格审查从业人员的资质,建立行业机构和人员的备案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对陪诊员的专业水平、职业能力、道德修养进行培训,明确、细化该职业目录和分类以及相关行业规范与办法,明确从业人员的权利和职责。”陈成说。(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娟为化名)
(来源:工人日报记者 刘小燕 唐姝)
家政服务行业发展:
供需缺口超千万,市场规模近万亿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速、三孩政策推行,近年来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家政服务更是成为部分家庭的生活必需,而这一诉求的转变正孕育出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超过193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家政”,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家政相关企业。另据央视财经报道,今年6月以来,夏日除菌、保洁、清洗类的家政服务订单,同比去年暴增超600%。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由2776亿元增至8782亿元,呈稳步增长趋势。预计2021年中国家政行业市场规模将迈入万亿级门槛,达到10149亿元。
90后已成为家政消费的主力
58同城到家精选发布的《双11家政消费报告》显示,90后已成为家政消费的主力,订单占比达45%;其次为80后,订单占比33%。
80、90后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方面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共同承担照顾父母长辈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二孩”“三孩”政策的放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要面对同时养育两个或以上孩子的更大养娃压力。
与此同时,他们也普遍处于事业上升期,工作忙碌导致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再投入到繁杂的家务中。很多人不得不寻求家政服务,来承担日常家务或是养老、带娃的工作。
家政下沉,家“教”上升
翻看社交网络,如今的家政行业已经远远超出正常人的预期。本科毕业、英语专八、多门证书等从前听上去与家政毫不沾边的字眼频繁出现在阿姨们的简历上,除了出身清华,还有把雇主孩子送进耶鲁的传奇也在家政圈里高调流传。
据南方都市报调研,有差不多70%的家长在教培行业熄火之后杞人忧天,这侧面助推了高端家政的强势出圈,但其实在今年之前,家政圈就开始了一场“知识性”大进攻,不可否认,如今的家政行业正在慢慢淡化“家政”的服务概念。
“我只需要负责孩子的学习,家里有阿姨在负责家务类的工作了”;“孩子下周在学校要学什么内容,我都要提前备课”;“下午3点半从幼儿园把他接回来,辅导他英文、科学、逻辑思维等课程的学习,有时要陪同他去上课外班或进行户外运动”……从网络上流传的高端家政工作内容中,也不难窥探出这一变化。
家政“门槛”上升,
用工紧缺蕴藏巨大机遇
根据“58到家”的数据显示,这几年家政行业的90后比例在不断扩大,专科、本科、研究生的规模在逐年增加。市场供求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分析》显示,2020年,知识型家政服务订单增速最快,市场规模高达2776亿元。
2020年,住家保姆的订单增长率飙升,家政行业也从原本的洗衣做饭中不断进化出来,据悉,家政阿姨早已变相地与育儿教学挂上钩,除了学历是必要的敲门砖之外,教师证、育儿证、英语等级证书俨然铸成了一道新的行业壁垒。
与此同时,国家政策也在持续释放出利好消息,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就提出支持院校增设一批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院校和若干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22所院校,开设了125个与家政相关专业,但目前,中国家政服务业供需缺口达1700万人,用工紧缺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薪资不断增长,2020年家政服务业平均薪资为约九千元,较2019年增长约28%;截至2021年4月28日,中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薪资区间在两千至两万之间,其中,薪资在六千至八千的从业人员数量最多,占比24.4%。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与各类行业薪资平均值相比,家政服务业的薪资在未来还有增长空间。
(来源:腾讯网)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 第154期
往期文章:
为你支招:打工中受伤了该咋办?
异国打工感染“新冠”怎么办?打给祖国的一通电话解了燃眉之急
传统“宝藏”绽放光芒,你愿做手工艺人吗?
东京残奥会来了,其实残障人士还会送外卖、当餐厅服务员……
事关每位劳动者,促进就业七大任务来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