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开放了,三胎也开放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生娃,给国家做贡献呢?
我恐怕得拖后腿了,首先是贫穷限制了我,其次是精力限制了我,哪怕小勋每天在我旁边“魔鬼催生”,我也只能说:老母亲无能为力啊。
生了二胎后会是什么样的鸡飞狗跳,不用细细琢磨,我立马能脑补一出又一出的大戏来。
你看这个新闻,上海接送孩子的钟点工走俏,双职工家庭不能准时接孩子,“接孩子钟点工”应运而生了。接一次35—40元,如果学校离家较远还得另外再收费,如果2人或3人拼接,收费大约是40—60元/次。
并且,这个价格还在涨。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嘿,这活我可以啊,怎么我们这边没有这种工种?
但其实细想一下,就只能深深叹一口气了。
这一代父母也太难了,可是就这样,居然还在鼓励生三胎,别闹了。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每天就算家长有时间接送,也是一项技术活。因为每个年级到校时间不一样啊,尤其是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的话,不但时间不一样,还很有可能不顺路。
这种时候就是考验家长统筹能力的时刻了。
去年小勋学校开家长会,有好几个家长在家长会快结束时才急急忙忙跑过来,我当时心里想:家长真不容易,估计是急急忙忙去公司把手里的活做完才赶来的。
后来知道真相后,我简直是惊住了。那几个父母才不是去公司完成工作去了呢,他们都是二胎家庭,两个孩子的家长会又都在同一天,分身乏术的他们,只能先去大孩子的家长会,听完重点后,再急急忙忙赶到小孩子的学校来。
至于工作?早在前一天晚上就加班加点做完了,爸爸去哪儿了呢?爸爸忙得压根就抽不开身。
这阵子朋友圈大火的那张语文书封面图,经过网友的解读后,透着满屏的心酸: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时,爸爸妈妈陪着逛公园,孩子买风筝、妈妈打扮时尚,一家人好不开心;
家里有两个孩子时,风筝买不起了,推着二宝的妈妈,打扮也没那么洋气了;
两个孩子长大一点后,一家人出去玩的钱都没有了,只能在家待着;
生了三胎后,妈妈肉眼可见的憔悴,打扮也不再年轻,爸爸呢?爸爸不见了,因为爸爸得出去赚钱。
这些封面图画的巧合,经网友这么一解读,看起来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但其实真实情况也许还没有图画中那么美好哦。
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爸爸也是忙得常年不见人影,周末一家三口能去公园游玩,成了孩子最大的愿望。
至于图片中的妈妈,真的是过于美化了,尤其是有三个孩子的那一张。别说三个孩子了,就是只有两个孩子,家里都得是鸡飞狗跳。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还得带孩子的妈妈,哪有那么淡定贤淑。
当然,如果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话,情况会好很多很多。
如果家家都有长辈帮忙带孩子的话,也不至于让上海的“接送孩子钟点工”走俏了。
但是现在网络上还有一种风气很奇怪,只要是儿媳妇抱怨婆婆不帮忙带孩子的话,那么底下的评论风向一定是这样的:
·父母已经带大了你,责任已经尽到了,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
·有本事生,没本事养啊?
·婆婆凭什么帮你带孩子,谁生的谁带。
结婚后不生孩子的话,七大姑八大姨会有千百个你必须生孩子的理由;等孩子生下来后,对不起,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敢情催生的人,只负责催,不负责帮忙养啊?那这招谁都会,我也可以逮着人就催生。
我不知道网络那头的婆婆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以后也是要当婆婆的人,我真的一点不怀疑,我以后会无条件地偏向儿媳妇。因为我太懂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女人的辛苦和心酸了。
所以,在人人催生二胎、三胎的背景下,尤其当这些压力都压在女人身上的时候,能不能也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出来呢?比如有的国家有晚间幼儿园、有的国家有随时送、随时接的托儿所,并且费用非常低。
家长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呆着。当自己需要加班时、堵车时、家里有特殊情况时,孩子有个地方可以呆一会。
像上海这种“钟点工接孩子”的模式,说实在的,我不太看好。
首先,这个钟点工怎么找?不认识的肯定不放心,同一个圈子介绍的,那阿姨肯定很忙,不一定有时间帮你接。
其次,出事了谁负责?现在的孩子,说实话,都有点熊,尤其是男孩子。你怎么能保证孩子一路上能乖乖地跟着走呢?如果不小心出事了,怎么办?钟点工阿姨担心这个问题,父母也同样担心这个问题,毕竟走在路上还能遇到几个醉汉,或者是失控的车辆呢。
最后,孩子接回家了,然后呢?钟点工阿姨把孩子送回家了,孩子在家的那几个小时做什么?听话的孩子可能会写作业、读书、做手工,但自制力不好的孩子,可能就会偷偷看电视、玩手机了。
我不希望现在所谓的催生二胎、三胎的引申含义是:妈妈被迫成为全职妈妈。
当然,我说的配套措施也不是说,老师要一直为家长学生服务,一直看着孩子直到家长下班。而是可以采取社工、志愿者等形式,让孩子们集中待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等爸爸妈妈下班。
妈妈不易、孩子不易、爸爸也不易,还是希望将来有一天,我们都可以过上想过的日子吧。我们这一代父母可能是没希望了,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栽树的那位前人,让孩子可以成为乘凉的后人。
那么,我辛苦一点也是值得了。至于,二胎三胎,真的没兴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