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于发布了《关于印发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建办标〔2020〕38号)(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在全国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及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条件的国有资金投资的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改革试点。
作为施工企业和工程造价人员,如何理解《方案》的发布对企业和造价行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
《方案》改革的关注焦点:取消预算定额
什么是预算定额?
预算定额可以理解为类似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定额分配,具体平均性,不会让你赚你太多,也不会让你亏太多。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有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相对于预算定额,清单计价则是施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成本实力,进行投标报价,因此利润相对没有定额计价模式的利润高。对于政府工程,多采取定额计价,施工企业的利润相对高一些。对于房地产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比较多,施工企业的利润要薄很多。
取消预算定额,则如何计价?对施工企业有什么影响?
《方案》中明确: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也就是类似于70-80年代,工作是政府包分配的,现在工作不包分配了,需要你自己根据自身的能力,通过市场竞争得到工作。本质就是工程行业的竞争,转变为企业实际成本的竞争。取消定额作为计价的基础,对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施工企业来说,将迎来企业发展的挑战,也让企业的商务造价人员不知所措。
如何应对
事在变,人亦变,随着政策的落地,造价与市场接轨已成必然,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当下的变化。造价改革进入深水区,不破不立,定额不是保护伞,也是万能神器,只有开放才能持续进化。
1、对于企业
1)建立企业内部工程造价数据库
《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造价数据库,按地区、工程类型、建筑结构等分类发布人工、材料、项目等造价指标指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为概预算编制提供依据。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
可见无论是行业、行管还是企业,都将会越来越注重数据的积累。数字化应用不仅仅是数字造价管理理念的落实,更是深入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重要武器。数据支撑自动化决策,助力于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实现决策能力规模化,并释放精力用于思考未来。
前有全行业加速积累信息大数据的热潮,后有国家政策和市场趋势的浪潮,企业造价数据库顺势而来。
2)将数据积累纳入战略管理层面。
《方案》通知明确,以北京市、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条件的国有资金投资的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改革试点。从试点到全面推广,至少应该还有4-5年的时间,也刚好处于“十四五”期间,企业可以抓住全面推广前的窗口期,早布局早积累。
3)加强对商务造价人才的培养。
新的形势下,企业需要的是有经济头脑、能对成本进行预估、预控的动态型、复合型的商务造价人才(不是普通的“员”)。未来的工程造价人员需:清楚业主要求、了解工程的动态、熟悉施工方案、知晓工艺流程、掌握市场行情(用工量、市场水平)、深谙公司数据库、把握十足的自身成本,没了定额,成本就是永恒的话题。衡量工程造价人员水平的已不是定额,而是定额以外的扩展。未来只会单纯算量和组价的工程商务人员就会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公司总经理戴总在广联达基础培训启动会提到,我们公司到日本考察项目,至少需要去三个人,项目经理、总工和商务人员,而对方只有一个人接待我们,其即懂生产会技术又通造价,这就是我们与对方的差距。
对于工程造价人员
1)强化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主要是指算量和组价,量是工程造价的基础,算量的能力必须扎实。量准价才可能准,量不准价肯定不准。其次是组价。且必须熟练软件的算量与计价,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成本数据库,都是基于软件工具实现,所以软件的算量和组价是基础,且必须扎实。
2)加强自身数据积累
对工程的人、材、机等市场价格以及各项指标指数,做到日常有积累,胸中有数据。因为以后没有定额可供参考,比如现场一项工序人工费多少,如果平常不积累,你就需要去查询,就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许改革过渡期,定额仍可参考,但对方可能不信服,不予采纳。
3)要懂成本
未来,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懂成本的商务造价人员必将会被淘汰。
4)要有综合分析能力。
首先就是熟悉施工方案,要有一定的施工一线经验,因为工艺方法不同,费用价格就不相同。现目前,普遍存在项目商务造价人员很少去施工现场的现象。记得在深圳大运会项目时,项目经理就批评过项目商务人员,坐在办公室怎能做好商务工作?其实,还需要有一般财务常识、市场行情、分类逻辑能力等。
定额本就不是万能的,现在定额将被取消,掌握施工、掌握市场、掌握动态,了解自身公司的水平,协助企业建立企业自己的数据库,提高综合能力是商务造价人员的当务之急,使自己在众多信息的参与中质变为有着思考延伸的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