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数据量增多,采集数据中的非结构化内容越来越多,审计的工作时效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查账为主要手段的审计方式遇到了挑战。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将成为审计机关应对复杂社会经济管理形势、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学习大数据审计也成为当前审计人员的一项必修课。
一是学习大数据审计思维,培养“数据先行”意识。大数据审计在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作为审计工作人员,树立大数据审计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数据审计思维是推动大数据审计的基础,养成大数据审计思维,指导审计工作实施,有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审计覆盖面的扩大,有利于缓解审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推动审计工作迈向大数据审计时代。培养“数据先行”意识,就是以数据为核心,使数据分析在审计工作开展前先行实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地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进行核查验证、追踪线索、发现问题,全面深化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二是学习大数据审计相关制度,加强电子数据使用管理
审计署和自治区审计厅分别印发了《审计业务电子数据管理规定(试行)》,明确了电子数据集中管理遵循依法采集、集中管理、分类授权、安全优先、以用为本的原则,对电子数据在采集、报送、处理、存储、授权、使用等环节做出了明确要求,是我们开展大数据审计工作建立制度、职责分工、履行程序、使用管理的保障和依据。我们要加强大数据审计制度的学习,确保电子数据的规范使用和安全保密。
三是熟悉大数据审计方法,掌握大数据审计工具。大数据审计有十个步骤。从第四个步骤数据报送开始就需要引入大数据审计的方法和工具。首先是通过数据采集获得尽可能全而真实的审计数据,在该阶段通常需要根据审计目标,从被审计单位的联网系统、离线存储数据以及互联网中,利用ODBC数据库接口、网络爬虫等技术,获得尽可能全相关审计电子数据,然后利用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数据预处理方法,保证电子数据的质量。为此,我们需要学习数据采集报送、转换、验收、入库、存储、整理、加工等数据处理方法和工具。此外,对于存储的大批量数据,为提取出对审计目标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利用分布式并行处理等大数据分析手段,掌握SQL等基本查询语句,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数据分析,获得可靠的审计结果。最终通过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的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审计结果的快速确认,提升审计效率。
四是学习大数据审计的成功经验,努力打造大数据审计阵地。一些发达地区在大数据审计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经验,比如苏州市审计局充分运用Python语言、可视化分析技术、聚类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了20个可复制的金融审计模型。深圳市审计局启用审计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室和审计研判室,建成分门别类的数据归集管理平台。我局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下,也取得大数据审计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搭建大数据审计平台,逐步建立健全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在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探索实行大数据并联审计方法,推进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探索建立预算审计、经责审计、政府投资审计和国企审计等子系统为主的4+N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式。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总结我们以往取得的成功经验,努力打造石嘴山市大数据审计阵地。(石嘴山市审计局 蔺斌)
【来源:石嘴山市审计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