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搜优选!

乌鲁木齐北郊公墓

订购热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返回列表
古人对“孝”字的理解和今人有这么大的区别
2022-12-20

两千多年来,《孝经》中的养老、敬老、尊老、亲老、送老思想被反复地强化,成为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甚至具有了法律的功能。要理解中国文化,就得认识中国的孝道;要理解中国的孝道,就得从“孝"字谈起。

汉字是象形文字,它的优点就是可以望文生义,我们可以从“孝”字的字形,推测它最初的意思。“孝”字的最早的意思,并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孝道,而是“祭祀”的意思。从字形看,“孝”字的上部是“尸",下部是“子",像行礼的孝子;单就字形来理解,就是一群孝子在祭祀祖先。下面,我们先来分析“孝”字上部的“尸"字。理解了“尸"的含义,也就知道“孝”字的本义了。

先秦时期,在说“尸"的时候,不完全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尸体的意思,“尸"字与中国古代“祭必有尸"的习俗有关。先秦时期,尤其是西周时,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事项就是“尸祭"。

图片

"尸"字在先秦文献中随处可见。《诗经》是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且是先秦少有的几部文献中争议最少的一部文献,其真实性较强。(诗经》中,说到“尸"字的共有七篇。这七篇是:《召南·采苹》《小雅·祈父》《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大雅·既醉》《大雅·凫鹭》《雅·板》,其中的“尸"字,多是与祭祀有关。如《小雅·楚茨》: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姚际桓先生在《诗经通论》中对此的解释是:“此农事既成,王者尝燕以祭宗庙祭祀狩猎涂朱骨拓片 商代之诗.”在先秦时期,祭祀宗庙是一年四季都必须举行的。祭祀之中,是少不了 “尸"的,这句诗中的“皇 尸",“尸”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皇”是大的意思,指的是在农业丰收的仪式上由活人扮成“尸",作为祖先的神灵,接受其他人的祭拜。孝子、孝孙,通过这种祭拜的方式来得到祖宗神灵的保佑,以取得来年的丰收。又《诗经·大雅·既醉》:昭明有融, 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图片

这是《诗经》中反映周王在祭祀完毕之后用飨的情况,意思是说,周王祭祖结束之后,他借“公尸”之口,向主祭人祝福。通常,这里的“公尸”是由卿大夫来充当的。唐朗的孔颖达在解释这句诗时说,“周公祭天,用太公为尸”,也就是说,以太公来扮演“尸”,接受周公的祭拜。这只是在理解这句诗的意思上有一些差异而已。

先秦时,多种情况下都会用尸,如祭祀社稷、祭祀祖先等。同样的情况在《尚书大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天下诸侯之悉来,进受命于周,而退见文武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诸候。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然后周公与升歌,而弦文武。诸侯在庙中者,仍然渊其志,和其情,愀然若复见文武之身。

这段文字说的是在周公时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尸祭仪式,事因是当时将洛阳定为成周(拱卫镐京宗周之意),要举行盛大的祭祀。这段文字虽然语焉不详,但祭祀的对象是文王和武王,倒是说得很清楚,因祭祀仪式上有“文(王)、武(王)之尸”,参加祭祀的诸侯王有一千七百七十三人,可知这次祭祀文、武的规模是空前的,从这次尸祭的场面可以看出西 周初期的国力空前强盛。在《尚书大传》中,还记载了一次周公时期的 尸祭仪式,此次祭祀的对象只有文王,地点是在太庙(穆清庙),说周公司仪式上,见到文王之尸,仿佛见到了文王本人,周公脸上现出了忧伤。

图片

有关尸祭的情况,在《仪礼》中有详细的记载,《仪礼。士虞礼)中有“祝迎尸”的说法,郑玄的解释是:“尸, 主也。孝子之朵, 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这里的“祝”, 相当于主持人。显然,在祭祀中“立尸”的目的,是让孝子、孝孙们看到尸而移情于死去的祖先,借助祭祀来析福。

尸祭是一个非常烦琐的过程,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里面有许多表演的成分,现在甚至有人将尸祭的过程当做戏剧过程来研究,将尸祭分为三个阶段。第- -阶段是“噬尸”,意思是通过算的方式选定尸,让选定的尸得到神灵的认可,也就是通过这一阶段使尸的扮演者得到合法的 地位。在选定尸之后,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要给选定的尸选择一个配偶,这就是“女尸”,这种情况记载在《仪礼。士虞礼》中:“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郑玄的解释是,这个扮演女尸的,应当是“庶孙之妾”,若不是嫡出、正室,则没有资格做“女尸”,也就是说,要做女尸,得有一定的身份才行, 并不是谁都可以做。

图片

确定了尸之后,就进入第二阶段的“宿戒尸”。“宿”是“进"的意思,至于“戒尸”,是指告诫,指在正式举行仪式之前,告诚诸官要斋戒,斋戒之后就是祭日。

第三个阶段就是在祭所进行尸祭。这是尸祭的主要阶段,是尸祭的高潮。这一阶段,涉 及尸所穿的服装、尸的受祭过程、尸的形体动作、尸的言谈、户饮酒食菜、尸的举止等的规定、程序等。这过程非常烦琐,由一些固定的仪式组成,尸要在祝的主持之下,完成尸祭的过程。从文献资料来看,正式的尸祭大致有以下一 些程序:首先是“尸人”到“尸坐”,也就是尸如何进人尸祭场所,包括尸坐的方向,都有规定。尸坐定之后,男祭主和女祭主都得悲伤的哭。之后是“献尸”,就是祭主拜尸,尸酬拜主人。随后是户、主人等象征性地吃饭、饮酒。最后是“利成”、“尸出”。所谓 的利成,就是在仪式结束时,祝要说的一句话, 就叫“利成”,表示仪式即将结束。“尸出",就是在仪式结束时,尸随着祝之后,离开尸祭场所。

图片

有两个尸祭的考古文物,形象地再现了古代尸祭的场景。一处是江苏六合的尸祭残图,尸者双手扶膝,垂足安坐,两边是祭祀者,此图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刻纹铜残片。另一处是在云南晋宁石寨山获得的尸祭雕像一组, 雕像上共有56人,跪着,十分虔诚地向尸行礼,此雕像源于西汉时期的基室之中。有关这两组考古文物的含义,存在着争议,尤其是后者,因云南在汉朝时是否受中原的文化影响,还是一个问题。但无论怎样,对这两起考古文物的解读,为认识古代的尸及尸祭,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我国一些地方,现在仍然有古代尸祭的残迹。有的地方,在死去祖辈或父辈的丧葬仪式上,餐桌的北方右手位,也就是最为尊贵位置上,通常是不坐人,但仍摆着碗筷,那是给“尸”坐的,也就是“尸位”,只不过现在显得简单些罢了。

图片

通过以上的分析,很容易理解“尸”的意思了,由“尸”字组成的“孝”字的意思也就很清楚了,原来,“孝”是一些人在那里祭祀祖先,举行祀祖敬神的活动。

既然在先秦古籍中的“孝”字表示祭祀,那先秦时期的孝道到底用哪个词语表达呢?先秦在表示孝养父母时,另有专词,那就是“畜”、“养”。在谈到这两个字时,先从《周易》开始。《周易》中有“大畜”的卦辞:“不家食,吉。”古人解释“不家食”的意思,说是“养贤也”,《康熙字典》中解释为“教养”之意,总之,畜有养的意思。至于“养”字,则与畜字同义,都有养育之意。在《诗经》中,“孝”与“畜”、“养”的差别就更加清楚了,《诗经》中有多处使用“孝”字,由孝字组成的词有“孝思”、“孝友”、“孝子”、“孝孙”等,但此处的孝字,多是指与祭祀有关的活动。《诗经) 中的"孝子,“孝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孝子",“孝孙”并不是同样的意思。(诗经》中所谓的"孝子”,指的是主人的嗣子,也就是在庙堂中能够纪念祖先业绩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的人,至于“孝孙",《诗经·小雅·楚茨》中说:“孝孙徂位,工祝致告,"意思是说孝孙前往祭位,祝官开始致告辞 这里的 "孝孙",指的是替代祖父的尸,也就是供人祭拜的尸。

图片

也有人将“孝孙”解释为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的主祭之人。不论是何种解释,“孝子”,“孝孙”都是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畜”,"养”两字,在(诗经)中有数处提到,指以食物喂养,表示父母养育儿子或丈夫抚养妻子。

后来意义上的孝,虽然在《周易》《三礼》中难以找到,但在《诗经》中有形象生动的写照,毕竟《诗经》是从民间采风来的。《诗经》三百篇中有三首诗是表达孝子之思的典范之作,这三篇是《陟岵》,《鸨羽》和《蓼莪》 其中的《陟岵》一诗,是表达孝子行役,思念父母的。其背景是说,因魏国太小,不得不让本国人为大国服役,本国的人远离家园,这些远离家园的人们就有了父母之思。相较于《陟岵》,《诗经 ·唐风 ·鸨羽》更为有名一些。《鸨羽》是哀叹 “王事"征战过多,没有时间在家里种植各类庄稼来奉养自己的父母亲以下仅引其中的第二章:

肃肃鸨翼(野雁沙沙扑双翅)

集于苞棘(落在酸栆树丛里)

王事靡骏(徭役一直无休无止)

不能艺黍稷(不能种植高粱和粟子)

父母何食(父母拿什么来吃)

悠悠苍天(高远的苍天啊)

曷其有极(这样的日子到何时是个了结)

图片


《鸨羽》出自《唐风),唐是传说中的尧帝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山西南部一带,故尧又称作“唐尧”,今山西也称“唐”。这首诗的背景,应当发生在今山西,一般认为是在晋昭王到武公这数十年间。这期间,战事频繁,从军人伍的战士,不能养其父母 ,特作此诗,表达孝子之心意。《鸨羽》是《诗经》中表达孝子之心的名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说,苦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则有《鸨羽》之嗟。《蓼莪》是《诗经》中表达孝子之思的最为著名的一篇,也是最为感人的一篇。其主旨也是说游子征战在外,不能孝养父母,表达孝子希望奉养父母的急切的心情。此处仅引其第一和最后一章。

蓼蓼者莪, 匪我伊蒿。(高高的是莪蒿,不是莪蒿,是蒿草。)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可怜父母亲,养我真辛苦。)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南山多险峻,暴风真强劝。)

民莫不毂,我独不卒。(人人光景好,独我不得尽孝心。)

此诗说的是穷人终年劳作,却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父母,诗中的人物寝叹自己太穷,对自己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到愧疚。一千多年之后,西晋营陵(今山东乐昌县)人王裒,每次读《诗经》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句时,仍泪流不止,因这个原因,他的弟子就不再讲此篇诗。

王裒何以读到此诗如此伤心,这得从他的父亲说起。王裒的父亲王仪,是魏将军司马昭的司马,司马昭在与吴国的一场战役中战败后问王仪,此仗失败,责任在谁,王仪说,责任在元帅(指司马昭),司马昭为此杀了王仪,王裒因父亲无端地被杀而怀恨在心,就不仕于朝廷,隐居教授,筑室于墓侧,旦夕拜跪,攀柏悲号,涕泣著树,树为之枯。二百多年后,南朝齐吴兴盐官(今浙江海宁)人顾欢,他与王裒一样,也是每次读到《诗经》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就执书痛泣,于是,授学者废《蓼莪》篇,不再讲授。

图片

顾欢是南朝梁齐间的著名的道士,早孤,后隐居天台,讲黄老之学。唐朝末年的东平巨野(山东巨野)人孟元方,在他十八岁中举时,父母相继去世,孟元方未尝有笑容,每读到《夢莪》篇时,必哀咽号跳,情慕不已,必定到父母的墓上抱树而哭,有时到傍晚才停下来,即使在荒郊野外露营,亦无恐惧之色。

即使是贵为皇帝,读到《夢莪》时,也不能免于悲伤。一次, 唐太宗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读《夢莪》篇,泪泣数行而下,左右皆悲。有人在评价《夢莪》篇时说:“喻父母生长我身,至于长大乃是无用之恶子,不能终养也。此孝子自怨其身之辞也。”魏陈思王有诗日: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炜袍。”


图片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暂无分类
  • 留言咨询
    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4006618576 返回顶部